海南省乡镇建成110座标准示范生活垃圾分类屋******
本报海口1月10日讯(记者孙慧)为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,2022年我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市县在乡镇区域共建设110座标准示范生活垃圾分类屋(亭),方便群众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,改善人居环境。目前,110座标准示范生活垃圾分类屋已经全部“上岗”,这是海南日报记者1月10日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的。
在昌江黎族自治县叉河镇,一栋生活垃圾分类屋坐落在镇墟中心区域。垃圾屋前分别标有可回收物、厨余垃圾、有害垃圾、其他垃圾,方便当地群众准确分类投放生活垃圾。垃圾屋内外除了垃圾桶外,还有灭蚊灯、监控摄像头、洗手盆等配套设施。“去年全县6个乡镇都建设了标准示范生活垃圾分类屋,基本都是选择建设在人口密集、人流较多、宣传教育效应明显的地方,以方便群众分类投放生活垃圾,提高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。”该县环境卫生清洁管理站副站长陈雄说。
据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生活垃圾分类屋的建设充分遵循“适用、经济、牢固、美观”等原则,做到牢固耐用,确保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满足日常使用要求,同时建筑外观应美观整洁,与周边环境相协调,做到整体环境绿化、硬化、美化。未来,我省将继续逐步在城市社区、单位、企业以及乡村地区加快建设或改造满足分类投放要求的垃圾分类屋,达到设施充分满足日常垃圾分类投放、收集的要求。
山东港口日照港2022年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******url:https://m.gmw.cn/2022-12/27/content_1303236473.htm,id:1303236473
新华社客户端济南12月27日电(郭绪雷 刘书佳 刘言言)12月27日,随着“鸿洋”轮上的一个集装箱由远控岸桥放置在无人集卡上,山东港口日照港年度吞吐量突破5亿吨,稳居全国沿海港口第6位、世界第9位,实现新的历史跨越。
2022年,山东港口日照港8个货种过千万吨、7个货种居全国首位;集装箱完成580万标箱,位居全国沿海港口前10位;铁路拖运量突破1亿吨,居全国沿海港口铁路首位,月度日均装车最高突破4000车,瓦日铁路全年调进量2580万吨……用一组组数据,交上一张逆势发展亮眼答卷。
“我们一方面聚焦市场提升、效率提升、服务提升,强力推进十个主要货种吞吐量快速增长。另一方面,常态化开展攻坚会战,集疏港效率不断提升。”日照港生产业务部部长高海伟介绍说。
山东港口日照港积极抢抓国务院支持日照港“建设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”机遇,大力实施石臼港区南区智慧绿色大宗干散货作业区流程化改造,加快实现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减人、智能化无人,较传统作业方式提高4.7倍,港口实现碳排放减少66%,港口转型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。
“我们FAX航线本年度在日照口岸的船舶直靠率和在泊作业效率大幅提升,位居全国各集装箱口岸前列,在港停时的减少对于提升我们的船舶周转率、降低运营成本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,也为客户带来了更加畅通顺达的物流服务体验。”安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片区日照网点主任车燕杰说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